廣饒縣同和小學踐行“AI同和”教育理念,倡樹“同心同德,和競創新”的學校精神,打造“同心同德,和合共進”的良好家校共育生態,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呈現全面向上的學校發展樣態。學校先后獲得山東省教學示范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范化學校、山東省少先隊優秀集體、山東省文明校園等11項省級榮譽和13項市級榮譽。
多措并舉,落實立德樹人
強化政治引領。學校成立了“青年先鋒學院”,以黨建帶團建,將非黨青年教師全員納入培養體系。把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與學校課程改革緊密結合起來,使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方向明確,旗幟鮮明,成效顯著。以青年先鋒學院為抓手,抓好干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打造“紅專先鋒 五育同和”黨建品牌。

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走進縣檔案館黨性教育基地”、“學黨史、頌英?!敝黝}運動會等主題系列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通過研究性學習、演講、故事比賽等,培養愛國情感與民族精神。
實施勞動教育。結合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學校開發了勞動教育校本材料,通過校園實踐基地讓學生掌握相關勞動技能。學校有兩項勞動課程研究課題通過了市級專項課題立項。2020年學校獲評東營市首批“勞動教育實驗學?!?。
提升內涵,鑄牢師德建設根基
重視師德教育。用“四有好老師”作為評價師德師風的重要標準,師德教育實施課程化,定期進行相關政策法規的知識普及,將上級發放的師德學習材料與師德相關的輿論案例相結合,引領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提升師德修養。

實施“青藍工程”。學校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全校教師總數的62%,為抓好青年教師成長,學校從2019年起探索“青藍工程”課程化實施,月月有任務,周周抓落實,從思想和業務兩方面不遺余力的推動青年教師雙向成長,同時激勵老教師突破“天花板”心理,在師德和師能上再上新臺階。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學校每月開展一次“經驗同享,和諧共進——同和小學德育管理自課程之班主任大講堂”活動,50余位班主任分享經驗,言說榜樣,榜樣言說,實現同濟共進。2022年1月,10位班主任被評選為“廣饒縣優秀班主任”。
文化立校,提升文化育人品位
實施文化立校戰略。堅持“同心同德,同聲相和”的管理理念,倡樹“同心同德,和競創新”的同和精神,逐漸凝練學校管理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學校以全國首創的自課程理念為引領,拓展實施“讀好書,寫好字,作好文,做好人”的“四好”育人策略,取得了課程育人的顯著成效。

探索創建“五育寶貝”評價機制。結合五育并舉的理念,選出對應的先賢人物作為形象代表,內涵分別是:德——孔子“世界大同,仁愛和合”,智——墨子“尚同尚賢,愛利天下”,體——孫武“強心健體,和競共成”,美——李清照“琴棋書畫,婉約清揚”,勞——魯班“專心致志,以事其業”。同時推出了系列文創產品,如五育書簽、玩偶、獎狀等,用于完善評價體系?!拔逵龑氊悺痹u價體系在《當代教育家》雜志發布。
學生成長百花齊放。每年利用藝術節、元旦慶典開展兩次“秀出最美同和少年”活動?;顒臃衷O運動、美育、勞動、科技等20余個小項,讓孩子們在展示中體驗成功和快樂。學校代表東營市參加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現場決賽,榮獲FEG智能車競技項目全國二等獎。在東營市首屆呂劇“小梅花”評選中,學校參賽作品獲集體一等獎第一名。校男子足球隊在第五屆“體彩杯”全縣中小學生聯賽中,獲得第一名。
優化環境,營造和諧育人氛圍
優化校園環境。學校內各項設施齊全,重點打造“三防”和“護學崗”建設4個“100%”,歷次安全工作大評比均居全縣第一。校園環境干凈、舒適、優美,綠化覆蓋率高,校園容積率0.45,建筑密度17.4%,綠地率20%。校園文化氣息濃郁,集生態校園、文化校園、書香校園、智慧校園為一體,充分實現環境育人功能。

拓展育人陣地。學校充分利用樓宇走廊、班級宣傳櫥窗、校園文化墻、電子屏,同時發揮校園紅領巾廣播站、校園網、文化景觀、公眾號等平臺的作用,構建多維宣傳陣地,立體提升文明校園創建水平。
開設家長課堂。積極開展“同心同德 和合共進”為主的“家長課堂”,實現“三全育人”。學校將每周五下午確定為家長課堂時間,成立2個“同和小學智慧父母學習交流群”共計900余人,3個家長“親子日記”群共計1500余人,2022年以來,共開設家長課堂10次,切實提升了家校共育實效。(文明廣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