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中運用很廣泛。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人們拿著手機在“刷短視頻”?!盁o視頻不社交”,是人們對短視頻在社交媒體運用頻率帶有夸張的一種表述。
短視頻觀看起來方便快捷。只要手頭有一部能上網的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瀏覽。短視頻簡短、制作起來耗費時間少,內容生活氣息濃厚,觀看起來方便,制作短視頻也不需要太高的技藝,大量網民加入到了制作短視頻的隊伍中。
短視頻具有極強的娛樂性。很多網民觀看短視頻是出于休閑、娛樂的目的,很多參與制作短視頻的網民也是出于這樣的心態。當然,也有不少網民制作短視頻是想吸引流量,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為了讓短視頻更有趣、搞笑,讓網民喜歡觀看,有些短視頻制作者使用一些所謂的技巧,運用諧音漢字制作出一些“熱?!?。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短視頻中用“修勾”替代“小狗”,“集美”替代“姐妹”,“禿然”替代“突然”等。有些短視頻制作者還自造成語、詞語,出現了怪字、錯字的情況。有些短視頻博主為了躲避平臺審核,故意把一些字詞用其他詞語、符號代替,像把“金錢”寫成“J錢”、“買東西”寫成“M東西”等。
短視頻中的這些錯字、怪字,有些是制作者出于搞笑的目的,刻意為之。短視頻制作者或許是想運用這樣的形式制作出新鮮、搞笑的話語,起到幽默恢諧、輕松愉快的效果,如同電視小品中的“?!蹦菢?,讓人開心一笑。有些視頻制作發布比較倉促,制作者來不及細細檢查。
不論是出于哪種原因,短視頻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在傳播信息過程中出現錯字、怪字都是不應該的。語言文字在長期使用過程形成了規范,短視頻是使用廣泛的媒介載體,應該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傳播規范的語言范式。即使是想制造出恢諧、風趣的效果,也應該在語言規范的基礎上讓受眾發出會心的一笑。幽默恢諧凝結了人類的智慧,是一種高級的語言活動,想逗人一笑,應使用規范的使用語言文字,這是媒介傳播的基本底線。
如果短視頻在傳播過程中,為了制造所謂“?!?,或者為了吸引人氣,有意無意地玩文字游戲,在媒介上散布錯字、怪字,那就在社會上起到了錯誤的導向作用,使得部分人分不清哪種文字才是規范的,對規范的語言文字是種傷害。短視頻是一種流傳較廣的媒介,對語言文字的傳播有較為重要的作用,更應該為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起到示范效應。對短視頻中出現的錯字、怪字,相關平臺應予以審核制止。最重要的是,短視頻制作者在發布短視頻時,要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扈美榮)